仔細想一想,這麼多年沒有好好聊過我阿爸,畢竟身為媽寶的我,在小時候被問到
“ 爸爸跟媽媽,你要選誰? ”
我跟我哥從來毫不猶豫地說
“ 媽媽 ”
而另一個題目是
“ 要是拔拔在外面亂搞,你會怎樣? ”
“ 把你剪掉 “ 是我們的回答,阿爸一臉苦笑。
所以就知道我有多媽寶了,下意識只談論阿母是很正常的行為,所以今天來反常一下好了。
在過去多一點自我覺察之前,談到小時候對於阿爸,都只記得阿爸做菜很好吃、笑話好難笑,然後都不在家,長大後跟老爸的關係,通常在描述的時候,只會說沒什麼感覺,就是覺得與他沒話聊,但那時候的我對於感覺詮釋是很有障礙的,但我心底知道我與阿爸的關係是疏離的。
那種疏離,是一種無法理解阿爸的感覺也沒有意願,原因有很多或錯綜複雜,包含兒時創傷、誤解等,而今天我不談論這些,只想好好談論我跟阿爸。
說也奇怪,我從小就感知到,阿爸想要成為一個好的父親,想要從我們兄弟身上得到好父親蓋章,集滿十個蓋章死而無憾的概念。
這原因源自於爺爺教育方式是相對傳統並充滿著嚴肅,鮮少給予阿爸想要的支持及愛,對他而言只有限制跟打壓,所以他想要成為一個截然不同的父親,一個他心目中的好父親。
只是他不管怎麼努力,身為媽寶的我,怎麼可能買單呢? 小時候起床哭著只有找阿母的我,我眼裡怎麼可能有阿爸呢? 所以就一路都維持這樣的態度直到我開始自我覺察。
不得不說覺察後的我,對於跟他關係過去的種種,依然充滿無比的罪疚感,曾經也有過想要跟阿爸聊這件事,他雖然會說愛,但其實很怕碰觸這些感覺,所以每一次他都有機會跑走。
直到我阿爸之前小中風,我在急診室找照顧他的時候,突然間,我看著他說:
“ 你已經是最好的父親了,我其實很害怕無法跟你一樣偉大 “
這是一個看似與他和解的過程,也是與自己和解的過程,我開始承認我是崇拜這個男人,不否認的也是越來越像他愛碎碎念,不過我比較好笑,而我做菜是家族之恥,恥到無臉見江東父老的那種。
寫到這裡,我有些明白,或許他心裡也跟我一樣曾經崇拜自己的阿爸而說不出口,也或許我說出口的當下,他也走了一趟跟爺爺的和解過程了。
而幸運的是,我們懂得說愛,就算我們都嫌對方愛碎碎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