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心中的匱乏,先要問你覺得你缺少的是什麼?你還想多跟他人要的是甚麼?
再來,是誰沒給你?是誰應該給你卻沒有給你?
然後,你就把你覺得匱乏的那樣東西,給他。對,付出給那個應該給你的人。
比方說,你覺得你媽媽不夠尊重你。如果她夠尊重你,你就不會像今天這麼多恐懼。
那你要怎麼做呢?
對,尊重她。
給媽媽更多更多的尊重。
只要你給出,你的匱乏感就會消失。
為什麼?因為她沒有給你夠多的尊重,不是她不給,而是她沒有。
那麼是誰有「尊重」?
當然是你。
你都知道自己匱乏的是「尊重」,顯然你懂什麼是「尊重」,不然你怎會知道自己匱乏?
既然你懂什麼是尊重,那不就是你可以給出的東西?
所以,要解決「需要」,解決「匱乏」,並不是去找到誰來填這個坑,因為根本填不滿,它就是個無底洞。
解決之道就是「給出」。
你一給出,那個匱乏與需要,立刻就會消失。
因為匱乏與需要,其實就是一個幻象。當下的你,根本沒有匱乏,也沒有需要。
那些匱乏感與強烈的需要,是因為你有說不完的人生故事,而那些改造過的記憶故事,會給你一些莫名其妙的結論,決定了很多你的信念,你的標籤,以及你的「以為」。
於是,在這些小我的謊言裡,你就會誤以為你有匱乏,你有需要。一旦有這種恐懼,你的人生故事、人生腳本就可以繼續。
最好的道路,就是付出。
清醒一點。
只要你付出,那些幻象自然煙消雲散。

十多年前踏入療癒之路,從一個極端上腦的麻瓜,到重新學習感受自己的感受,直到終於能稍微放下小我這套盔甲,才明白原來「給出」一直都是天命,目前已是退休人士,大部分時間都是為「療癒」服務。